首页|团委简介|组织机构|团务知识|团内文件|理论园地|志愿服务|社团风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生会|青年之星|学院首页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丁小强同志在团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09-09-23 10:04   审核人:   (点击: )


    省第十二次团代会以来,特别是团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围绕履行团的根本职责、实现“两个全体青年”根本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认真谋划团的工作科学布局,促进团的事业科学发展,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新的特色和新的经验。全省团的工作表现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仍然不足;二是团的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加强,同时整体推进、先行先试的力度仍然不够;三是工作中形成了一些新的亮点、新的突破,但是工作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工作很被动。四是团的工作环境有所优化,但是长期困扰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面对这些工作难点和问题,我们感觉责任很重,压力很大,需要我们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毅力创造性地推动工作科学发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陆昊同志在湖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7月6日至10日,应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邀请,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在湖北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研。这是历年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在湖北进行的一次时间最长、地点最多、内容最丰富的调研活动。罗清泉、李鸿忠、杨松、张昌尔、李宪生、李明波、张岱梨等省领导与陆昊同志亲切会见,并就有关工作进行了会谈。团中央与我省达成了促进武汉城市圈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合作备忘录,省委主要领导与陆昊同志还形成了共同建设湖北省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的意见,这将成为我省共青团工作的新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

  在我省调研期间,陆昊同志进社区、到乡镇、入学校、察企业、访青年,行程安排紧凑,调研内容丰富,接触对象广泛,工作探讨深入,作风非常扎实。每到一处,他都与当地的党政领导、干部群众、团员青年和基层团干进行亲切交流,就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和团的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深刻分析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指出共青团工作需要把握的方向,特别就基层组织建设、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和青少年社会教育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陆昊同志的讲话,立足高远、统揽全局,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既对湖北共青团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又对推进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进行了战略性思考和部署,为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团的十六大精神,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省各级团组织要把学习贯彻落实陆昊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贯彻落实陆昊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握其讲话的精神实质。对讲话精神,书记办及团省委机关已进行了认真学习,前不久也下发了《通知》,各地要按照要求落实到位。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当前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问题。陆昊同志指出,当前团的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通过执政行为来实现。团缺少党的执政行为的转换路径,还没有完全适应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对共青团如何吸引青年、凝聚青年,面临严峻挑战。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联络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这些挑战,归结起来,就是共青团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就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面临新的挑战。全省各级团组织要从这样的高度深入思考,在挑战和压力中探索新的思路,使团的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第二,关于团的工作探索创新和实践推动的问题。陆昊同志强调,面对共青团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全团都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他提出了创新要把握三个重要路径:一是要围绕各类社会组织的根本功能找准团的工作切入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社会组织大量兴起,为青年的沟通、集聚、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平台。这类社会组织里都有其影响和带动青年的根本功能和实现方式,各级团组织要根据这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影响、带动青年中的功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实现团的功能与社会组织功能的有机统一。二是要善于把思想性、政治性功能和青年人的利益诉求和兴趣结合起来,靠先进性思想,靠对青年人利益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人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人职业生涯未来需要的社会化技能培养,靠共青团干部的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来吸引凝聚青年。三是要大胆地利用青年人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方式作为新的组织建设载体。陆昊同志强调,团的工作不能脱离社会生活,一定要根据当代青少年的特点,找准不同青少年思想认识的关键点,用科学的方法来传播真理,教育青年。他强调,既要看到真理本身的魅力,又要特别强调感情、信任、友谊在真理传播中的作用,强调时尚元素、感情元素、艺术元素对思想引领的促进作用。这三个路径要求,为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提供了方式方法的指导,各级团组织要按照这个方向,在工作思路、措施等方面积极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

  第三,关于团的基层基础工作。陆昊同志强调,共青团组织最根本的活力、生命力的标志在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基层处在与广大普通青年联系的边界上,决定着与广大普通青年的关系,就像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一样,团也绝不能脱离广大普通青年。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关键要靠三条:一靠制度建设和条件创造;二靠工作内容设计;三靠干部培养和选拔。制度条件、干部培养选拔主要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靠党建带团建。工作内容主要靠团的创造和党的指导。我们必须坚持用最大的决心、最大限度地集中资源,支持和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发挥基层的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团的组织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第四,关于团的工作中普遍性的制度设计问题。陆昊同志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团的工作不仅仅要在“点”上培育和发展典型,更要善于总结归纳,从制度设计角度在“面”上寻找大范围推广工作的路径。这是由我们的组织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们的工作现状决定的。共青团不是行政机关,共青团也不缺“盆景”、“亮点”。团的工作既要一枝独秀,更要春色满园。目前,我省各级团组织在实践中探索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有些经验具有较强的普遍推广性。各地要认真总结一些好的创造和经验,归纳、提炼普遍性的规律,形成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工作思路、模式和机制,使之成为推动团的工作整体活跃的动力。

  对陆昊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团组织要切实组织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特别是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带头抓落实。一定要结合思想实际、结合团学理论,学习讲话原文,理解讲话实质,弄清这些战略性思考的深刻背景和根本原由,真学、真懂,学深、学透,通过学习理清思路,进一步完善团的工作科学化布局。一定要结合工作实际,在重点问题和重要的工作部署上求突破、求创新,在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上求完善、求深化,在尚需加强的环节上求力度、求效果。对各地学习贯彻的情况,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进行通报。

  二、深化对做好当前团的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当前,团的工作既面临许多挑战和考验,也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做好团的工作,各级团的领导干部责任重大。团中央、团省委所有的工作思考、工作设计和部署能否落到实处,能否见到实效,关键取决于各级团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决心。当前,团的工作面临的压力和难度确实很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压力大、难度大而降低工作标准,放松甚至放弃团的工作。越是在有挑战的情况下,越是有可能实现超越和突破;越是在困难大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强调工作激情、越要强调克难奋进、越要强调把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没有这种认识,没有这种紧迫感,团的工作就会止步不前,团的事业就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我们一定要站在大局的、战略的角度,清醒地认识当前抓好团的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我们的政权强调人民性。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夺取政权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巩固政权的法宝。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共青团是党的青年群众组织,是为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继承并把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既是团的工作的应有之义,更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现实需要。我们党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下的执政党的转变,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党的群众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压力和考验。大家仔细分析,当前许多群体性事件,一般是在群众工作不力的时候叠加一些复杂因素而演变升级的,并且参与者往往是青年居多,少数青年还成为事件升级的推手。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思考:我们做青年群众工作出了哪些问题?面临哪些考验?有哪些工作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实现?作为党的青年群众组织,我们必须站在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高度来反思这些问题,来寻找破解良策。这是党赋予我们的根本职责。不愿意做、不主动做、不尽心做好这些工作,就是严重失职。

  第二,是团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共青团虽然与党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党为团的工作也创造了许多条件。但是,团组织存在的价值,不仅仅靠制度安排,也不仅仅靠外部条件的改善,而是要靠自身的健康发展并持续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来体现。团作为党的助手、政府的帮手、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和青年自己人的组织,能为党和政府起到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减压阀、减震器作用,还能为改革发展起到示范性、先导性作用,这是团的特色和优势。但是,这个特色和优势能否充分持久地得以展现,必须要求广大团干部以百倍、千倍的决心和毅力抓好团的建设,始终使团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共青团组织是全体团员青年的组织,不是少数人的组织,更不是少数团干部独有的组织。我们在这个组织里,如果不为大多数青年做点事,如果我们的工作不被青年所接受,得不到青年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就会失去青年。失去了青年,团组织将是“皮之不存、毛将蔫附”,将会失去存在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对大多数团干部而言,团的岗位是一个短暂的工作过程,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义利观,学会做出科学的判断,合理用好自己的工作选择权。将来离开团的岗位时,要想一想,我有什么价值留给了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我为组织做了什么?因此,在越是困难的情况,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以发展大局为重,倾己所能为团的事业添光加彩,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工作的底线,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第三,是团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我们常说,共青团组织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团的岗位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段宝贵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我们是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还是碌碌无为地熬一个经历,是绝然不同的两种价值观。不少同志都希望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去大展宏图,因此有些人对团的岗位缺乏感情,对团的工作缺乏激情,这是不对的。要看到,团的岗位既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地,更是一个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可以广泛地涉略知识,锻炼各方面的本领,还可以进行政治观察,养成良好的从政习惯、从政性格和从政气质,这是其他很多环境都不具备的优势。还要看到,共青团虽然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团干部也未必都能成为党的执政骨干力量。现阶段,各行各业都十分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人才。团干部能否脱颖而出,必须靠勤奋拼搏,靠对党对社会对青年做出真正贡献。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一个无所事事、无所用心的干部会有好的工作业绩和发展前程。我们在共青团这个组织里面,不懂得珍惜机会,不维护组织的荣誉,不为组织努力工作,将来很难成就事业。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关心组织,不忠诚组织,谁也不会对你放心。各级团干部一定要正确认识团的岗位,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始终以事业为重,以奋斗为荣,珍惜岗位,善待工作,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三、推动形成“项目+活动+阵地+团建”的共青团工作发展新模式

  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是团的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一直以来,我们十分注重工作思路、工作模式的创新。团的各条战线都创造形成了一些较好的工作方式,比如青工战线的“岗队手号”,青农战线的“项目+基地+人才”模式,学校战线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区共青团工作中的“东亭经验”等,都充分发挥了团的特色和优势,达到了党政肯定、青年欢迎、社会认可的效果,成为推动工作再上新水平的动力。但是,也要看到当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地体现在团的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路径上。应对挑战,势必要求创新团的工作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套用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新书《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中的一段话:“我们要是不承担起领导的责任,加强合作、鼓励创新,所有人都将遭受重大的损失。墨守成规的做法是不管用的。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就像得克萨斯人说的那样:如果因循守旧,所得到的结果就会跟过去一样。”“那些能一直保持繁荣稳定发展的公司和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能不断地自我改造和更新自己。”省第十二次团代会以来,我们提出了联系渠道多样化、提供服务有形化、工作布局科学化、工作发展事业化的“四化”工作思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项目+活动+阵地+团建”的工作模式,把团的工作有形化、模块化、系统化,取得了初步效果。下一步,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种模式,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性的制度设计,推动各级团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努力使全省团的工作实效有明显提高、工作特色有明显增强。

  第一,要加强项目化运作。把团的活动和工作项目化,以项目的方式进行运作,具有对社会资源吸引力大、对青年服务最直接、操作性强、效率高、可持续等特点。回顾历史,我们有一些赢得社会认同、取得明显成绩的活动,如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田园小康项目、扬帆计划、YESP计划等都是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来推进的。打造一批富有特色、青年关心、社会关注的项目,有利于吸纳更多的资源,真正为青年提供有形化服务;也有利于提高共青团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持续性,使团的工作找到新的增长点。今后,各级团组织的活动和工作都要尽可能地进行项目化运作。对基层团组织工作的评价,也要把项目作为一项硬指标。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从中挑选和设计“热点”项目、“精品”项目和“实在”项目,找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人才效益的结合点,建立健全项目规划、论证、实施、监督和评估等机制,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名牌,使项目成为服务青年的最畅通、最直接的渠道。

  第二,要打造精品活动。团组织活动是活跃团的工作、增强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团组织的传统优势。共青团推进工作没有自己的执政路径和强力手段,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策划、组织各类健康向上的活动来达到团结、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的目的,靠宣传、示范、鼓动和号召来体现团的政治性和群众性。当前,团的活动要着力抓特色,抓品牌,抓规范化、标准化运作机制的建立,要做到“四个适应”:一是要适应团员青年的特点,从团员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爱好需求出发安排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要研究到底哪些是青年真正欢迎的活动,哪些在好的主题之下还需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加以改进方式方法,绝不能脱离青年的特点和需求唱独角戏。二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用现代化的方式和手段策划活动,把情感、时尚、艺术等元素与活动本身的教育性、娱乐性结合起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青年的参与面。三是要适应市场化发展的特点,灵活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利益结合点,结合社会化动员与组织化动员方式,寻找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撑。四是要适应社会化的竞争态势。社会上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对青年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吸引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适应这种挑战和竞争,充分运用团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开展主题性、教育性、针对性强和社会影响大的活动。同时,还要长袖善舞,加大宣传力度,推出新概念、新理念,营造团的工作好的阵势和气势。

  第三,要加强阵地建设。阵地是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有形载体,是团组织发挥教育、覆盖、凝聚、服务青年的必要保证,是团的组织建设的基础。丢失了阵地,就会丢失青年,团的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团的阵地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十分严峻,一些传统阵地严重弱化,一些新兴领域尚存空白,加强阵地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巩固了阵地,就巩固了共青团发挥作用的平台;拓展了阵地,就拓展了共青团的工作空间。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开拓阵地、稳固基础,既要建有形阵地,也要建无形阵地;既要建现实阵地,也要建虚拟阵地;既要建组织阵地,也要建活动阵地;可以自建,也可以联建,为团的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在学校,要一手抓巩固和规范,一手抓活跃和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和自组织的引导。在农村、社区以及工业区、商业街、集贸市场等区域,要建立青年中心等青年组织,搭建青年集聚、交流的平台。要在青年广泛集中的各类专业组织、协会中建立团的工作载体。在传统的青少年活动阵地上,要积极争取党政支持,推动青少年宫、大学生活动中心、青少年空间等社会教育基地建设。针对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要用青年喜欢的新手段作为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青年的新载体,加强网上舆论阵地建设。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各类社会组织的根本功能,拓展团的工作阵地,增强工作的主导力。

  第四,要推进团建创新。团建历来是团组织的生命,是团组织永葆青春活力、不断适应新的历史形势需要的强大武器。各级团组织历来高度重视团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内民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建设成果。但是,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对团建提出新的挑战和课题,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不断创新团建思路,提高团建水平。推进团建创新要把握三点。一是必须紧紧依靠党建带动。党建带团建是永葆团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组织从制度安排、干部配备和工作指导三个方面带动团建,优化了团组织外部工作环境。与此同时,团组织自身还要创新工作内容,善于运用党建的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和党建创造的成果推进团的工作,使团建紧跟上党建的步伐。二是必须突出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重点。基层组织建设是团组织的“活力工程”、“生命力工程”。团中央对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出了十条原则,也是十种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与各个地方、各个领域都有结合的空间。比如,借助党政工作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在有党组织并且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建立团组织;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存在的各类组织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功能,找准基层团的工作的切入点;打破原有的严格按行政区划来建设团组织的条条框框,根据青年人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做到青年聚集在哪,团组织就建到哪;把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和活动与团的建设结合起来,把工作成效转化成组织建设成果;把发现和培养青年能人作为基层团建的前提性战略任务,选拔各领域的青年能人到团的岗位;先帮助青年成立交流性组织,再在具备条件的青年组织中探索成立团组织等等,各地要结合实际,把这些好的思路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三是贵在创新和突破。团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的困难和考验,关键是各级团组织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敢于突破的勇气,敢闯敢试,敢于直面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敢于碰本质问题、碰难点问题,使团的工作在破解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项目、活动、阵地和团建构成了推动我省团的工作的总体布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和支撑,共同服务于“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各地要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对这个模式的理解和落实,努力推动我省团的工作在科学化布局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转型。

  四、建立整体推进、整体活跃的共青团工作新机制

  机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是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得到充分贯彻落实的保证。推进团的工作转型,促进团的工作持久活跃、整体发展,既要靠各级团组织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来实现,更要靠机制的完善来推动和保障。建立整体推进、整体活跃的工作新机制,要做到“五抓”:

  第一,抓根本。团中央反复强调,全团要充分认识共青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特别是团的领导机关的同志要认真思考团的根本职责、任务、功能和实现路径等重大课题。团十六大以来,团中央围绕发挥团的根本功能,部署了一系列战略性、务实性的工作。我们必须围绕全团的战略性部署,从履行团的根本职责,发挥团的根本功能,找准团发挥作用的根本路径来思考、谋划和开展工作。抓根本,首先要准确把握团的根本要求、根本任务和根本职能。胡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四项基本职能”,是对团的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全部的工作必须围绕这个要求,体现这个要求。再次,要把握团中央、团省委从党政发展大局中作出的战略性安排部署。团中央从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出发,确定了两个工作重点:一是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增强基层工作活力作为工作突破口;二是在全团举起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旗帜。团省委在此基础上,突出了成才服务、基层基础、思想引领和权益维护等重点工作。这些部署是在深刻思考党团关系、根本职责、吸引凝聚等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基础上作出的,必须不折不扣地推进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三,在发挥团的功能中,要把握好发挥作用的根本标志,就是始终要思考团与广大青年的关系,始终相信青年、依靠青年、为了青年,使团的工作在广大青年中有真正的影响力。

  第二,抓统筹。统筹兼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整体推进团的工作的根本方法。团的工作涉及面广、范围大、对象多,我们既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更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不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要统筹推进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团组织建设,充分运用青年人喜欢的集聚、交流、沟通的方式建设团的组织载体,实现组织联建、工作联动、资源联合;要统筹推进团的领导机关与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努力做到上下同心、同向,协调发展;要统筹协调好“公转”与“自转”的关系,既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落实好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又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特色和品牌;要统筹项目和资源的整合利用。目前,团的许多工作项目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少工作已经跨越了部门和战线的界限,需要各部门、各战线密切配合,集中力量,全力突破,共同推进。

  第三,抓保障。一个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影响力与其掌握、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过去,共青团主要依赖行政手段增强自己对青年的号召力和动员力。现阶段,共青团单纯依靠财政拔款、单纯依靠自身的有限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共青团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增强保障能力,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更好地服务青年。要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市场法则与组织优势的结合,建立开放合作机制,向社会吸纳物资、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强化共青团工作的物质依托。要主动争取党政部门支持,从政策、资金、项目、机制等方面获得保障。要不断完善募集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策划、实施和资金监管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愿意参与的领域找到工作结合点,以商业化模式集聚资源。要坚持重心下移,把资源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开展工作。省市两级团组织要把筹集资源、支持基层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有资金的支援资金,有项目的转移项目。还要加强工作指导,为基层出主意,为基层优化工作环境。对系统内部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团属各类青年组织的资源要积极进行整合,努力为基层工作提供支持。团中央已经建立了2.4亿元的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主要用于支持县市团组织工作。我省的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即将成立,也将主要用于支持基层。各地要增强机遇意识,精心策划与团中央和团省委资源投向方向一致、对接性强的项目,使投入的资金有着力点、生命力,真正见到成效。

  第四,抓队伍。团干部队伍是团的工作的基础。没有坚强有力的队伍,所有的决策部署就难以得到坚决有力的执行。当前,我省团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是有的地区、少数团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力量弱。越往基层,团的工作力量越薄弱,团干部对团的工作投入精力极其有限。二是能力弱。少数团干部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学习和思考,对工作不会抓、不敢抓、不愿抓,无所事事,特别是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畏首畏尾。三是作风飘浮,华而不实。少数团干部缺乏忠诚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进取意识,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搞假、大、空,求虚假政绩。有些同志到了团的岗位上以后,整天琢磨着如何转岗、转更好的岗,这样的干部转出去以后,谁能放心?这些问题影响了团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号召力,导致了一些工作部署难落实,难见成效。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维系这个组织既要靠信仰、靠纪律、靠友谊,还要靠团干部的魅力。在这个组织里,我们既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友好、宽松的氛围,又要提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人格魅力,用共同理想、政治纪律、责任机制约束干部,使干部始终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团的岗位热爱,能以优良的作风和较全面的能力做好团的工作。团的岗位是一个学习的岗位、锻炼的岗位、成长的岗位,我们既要让团干部在这个岗位上发挥作用,为青年服好务,更重要的是团干部自身要利用这个岗位切实加强自我思想改造,锤炼党性修养,提升能力水平。我们要创造条件,通过多维度的锻炼,培养团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求真务实意识和效率意识,提高团干部讲政治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社会动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做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决策反应能力以及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第五,抓执行。“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任何一项再正确的决策,再完美的方案,如果没有执行好,也等于没有。很多工作,不是方向不对,决策不准,而是执行力弱,工作没有到位。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对团省委确定的工作方向、思路和重点项目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对于这些方向、思路和重点项目认识的自觉性、准确性、深度却并不一致,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工作力度、节奏、效果、效率不统一、不齐步的现象。没有执行力就没有影响力和竞争力。团省委的工作部署要真正得到青年的响应和社会的认同,关键在于提高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执行力。一是必须强化全省一盘棋思想,强调步调一致,强调思想认识、工作力度、工作目标和纪律要求的统一,对部署后的事情,可以进行思路和措施深化上的研究探讨,但不允许唱反调,不允许拖拉、应付了事。二是团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带头抓执行。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的行为是整个组织的风向标。团省委、市州团委,特别是各级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要做抓落实的表率。要带头深入基层研究工作,带头与青年紧密联系,既要当指挥员,还要当战斗员、实干家。三是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我们建立述职制度和咨询制度,是对各地的工作进行衡量、检查、评价和督促的一种形式,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重点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和评价激励机制,用规范化的制度衡量和评价各地工作。要健全督办反馈制度,加强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跟踪问效。要用现代网络、通讯、传媒等手段开展团的工作考评,让更多团员青年参与进来,用社会评价、青年评价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要落实好协管制度,将人事协管与工作协管结合起来,不仅把协管用在考察任用干部上,还要用在日常工作的评价考核上。四是要提高执行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执行不是盲目地干,更不是蛮干,要讲求工作方式和执行路径的科学性。各地既要在实践中大胆闯和试,还要注重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特别是要在“结合”上下工夫,将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将传统工作与新的形势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体现地方特色,使团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使我们的工作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五、下一步要着力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当前,全省共青团工作有重点,有节奏,有效果。下一步,要以深入贯彻落实陆昊同志在我省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按照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不换频道,不减力度,继续把各项部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这里,我还强调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继续深入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当前青年最迫切、最具有普遍性的需求仍然是就业创业。共青团作为一个重要的青年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责无旁贷。要把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最重要的旗帜,集中全部力量,调集社会资源,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来做这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就业培训工作。要依托学校、企业、行业、社区等多种培训载体,逐步构建就业创业培训网络,围绕青年的需求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当前,要重视抓好“两后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重视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劳动技能培训,重视建立由共青团主导的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基地。二是加强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对已建的见习基地要加以引导、督查,引导企业与青年进行有效对接,提高见习率。三是大力挖掘就业岗位,优化青年就业环境,千方百计地帮助青年实现顺利就业。四是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工作。加强与农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结构的合作,大胆探索小额担保方式创新,完善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为青年创业贷款提供融资服务。五是加紧湖北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筹建。积极推进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为青年创业提供咨询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青年创业。六是积极筹建湖北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建立青年创业孵化器。

  第二,扎实做好试点和驻点工作,全面加强团的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团建试点工作。要按照全团试点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在完善体制机制、优化组织结构、增强组织活力、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态度抓深入、求突破。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有效的指导、协调、落实和督办机制,同时将试点工作与团干部驻县工作、领导机关基层联系点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要深入总结仙洪试验区整体推进基层团建工作的经验,抓好巩固和深化,逐步抓好推广。我们争取再用1-2年的时间使健全乡镇、街道一级团的机关,实现“两新”组织中团的基层组织基本覆盖,并且探索形成基层团的组织和团员青年发挥作用的渠道和方式方法。

  二是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要按照《共青团湖北省委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开展试点工作。一要强化责任。团中央确定的4个试点单位和团省委确定的12个试点单位以及各市州确定的试点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逐一落实试点工作部署。各战线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沟通与联系,齐抓共管,认真督导本系统试点单位积极参与试点工作。二要落实程序。按照方案要求,试点工作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各试点单位要对照要求,看规定的环节是否真正落实到位,见到成效。三要密切配合、逐层推进。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细化方案,落实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形成强大合力,稳步推进分类引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四要积极探索创新。各试点单位要围绕试点工作内容,深入调查了解不同类别青年思想意识的具体关键点,运用各类青年群体习惯的语言和逻辑,帮助青年客观分析、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社会观察。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引导青年,如何帮助青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如何在基层创新引导青年的活动载体,如何使优秀青年典型更加贴近青年、真正走进青年,如何开展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引导等,真正把思想引导的内容有效地传递到青年中去。

  三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好第二批驻点工作任务。驻点工作是全团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首要任务,团中央书记处对此高度重视,团省委也下了最大决心务必抓出成效。目前,第二批驻点工作时间已经过半,尽管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部分驻点干部时间和精力不到位、工作成效不明显、部分团市委工作监督不得力等问题。各地必须严守工作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务求工作实效。对不能认真履行驻点职责、不能严格完成驻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团省委将公开通报批评并向党委分管领导和党委组织部门反馈情况。

  第三,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先队建队60周年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国情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少先队建队60周年,要统一主题,创新形式,在营造氛围、形成导向上下功夫,通过教育和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看待我国发展中的成绩和问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激发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情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各地要总结少先队建队工作的传统,进一步增强全团带队的意识和能力。要围绕少先队根本任务的两个层次,认真考虑“团、队、教”错位发展的格局,打造少先队的品牌工作,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体系。

  第四,进一步完善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机制。一是深入开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的宣传普及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团干部自己首先要学好这部法规。二是高度重视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维稳工作。建立健全青年舆情动态监测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和团干部应对机制,及时掌握青年尤其是大学生、闲散青年的思想动态,协助党委政府化解不稳定因素。三是履行省预防办职能,协调、指导、督促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积极参与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工作。做好对留守学生等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关心服务,探索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救助机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第五,抓好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团干部流动比较快,要按照分级、分类原则,一茬接着一茬地进行教育、培训,长期坚持开展。要在全省第一期乡镇团委书记培训班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培训方式、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做好全省乡镇(街道)团委书记轮训工作,完成全省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培训目标任务。要依托市、县两级党校建设,建立相对稳固的团干部教育培训阵地。要以增强党性、提高能力为核心,加强团干部的成长观教育。要进一步健全团干部上下交流、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地选调团干部到党政岗位、企事业单位和发达地区交流锻炼。

  最近,省委省政府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团省委和旅游圈相关团组织要把团的工作如何融入进去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和破解,在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环境保护、形象推广、招商引资等方面,找准团的工作结合点,调动青年的参与积极性,推动鄂西圈的建设和发展。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9    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注册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