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团委简介|组织机构|团务知识|团内文件|理论园地|志愿服务|社团风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生会|青年之星|学院首页
首页>>>理论学习>>>正文
秦宜智同志在团中央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2015-03-24 17:30 秦宜智  审核人:   (点击: )

 当前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我们党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重要举措,也是团十七大之后全团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活动的开展,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5月4日和6月20日,代表新一届党中央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的重要要求。一方面,如何回答好中央的新期待、进一步做好共青团工作,需要我们有新思路、新举措;另一方面,如何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需要我们做出务实有效的工作。因此,把这两项重大任务结合好、落实好,是团中央书记处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初就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决定在全团集中开展以“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为主题的大宣传大调研活动。作为全团的领导机关,团中央率先开展了这项活动。在为期三个星期的活动中,各调研组都很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我们下这么大决心开展这样一项工作,应该说很不容易。开展这项活动,我们看重的不是这种形式本身,也不是来自方方面面的肯定,而是大调研结束后,这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到底怎样?大家到底有什么收获?我们在基层了解的情况、思考的问题、推进工作的想法,有没有更新进展?尤其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对我们应对挑战、做好工作有什么新的思考和帮助?这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所以这次我们用一天半的时间,请40多个调研组和书记处的各位同志都谈一下思考和认识,就是要把大调研活动的成果进一步利用好。在一天半的会议中,大家做了认真深入的交流。总的看,情况不错。

 一是大调研活动抓得很实。所有调研组都根据书记处的要求,克服各种困难,真正地深入到青年之中。与以往不同,这个“青年”是各行各业的普通青年。机关的同志们跟基层的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真正敞开心扉,就很多问题,尤其是青年关心的问题、我们想着力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也感到,通过活动心里底气更足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完成了活动本身安排的6个方面的“规定动作”,同时各战线各部门还根据自己的职责,就特别关心的一些问题做了“自选动作”。

 二是大调研活动收获很大。很多同志都谈到这一点。首先,是思想确实受到了教育,是一次国情、民情、团情的深刻教育。其次,进一步提高了对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指示的认识。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就提出来,要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战略性问题来展开。到不到基层去,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不一样的,通过调研,现在谈起来可能会谈得更实在一些。第三,下到基层更直接的收获,就是真正拉近了和基层团干部、和青年的距离。这次这么长时间地深入到基层,感受是不一样的。第四,是对基层团的工作或多或少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尤其是书记处的同志们和部长们所在的组到地方之后,和党政主要领导见面、交换意见,对基层团组织提出的一些问题,有的已经给予解决,有的正在解决之中,这也是很具体的收获。第五,难能可贵的是大家真正地了解了基层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挖掘了一些典型,对下一步工作有了一些很深入的思考。当然,有些问题有着很深的根源,有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真正深入到基层,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就跟“空对空”地听别人说是不一样的。哪怕不能一下子解决,但至少我们感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下一步工作就会相应有一些回应。

 接下来,一方面,我们要把这次调研的一些重要成果体现到今后五年的工作规划中。我们是在团十七大之后来安排这项工作的。如果说团十七大是把一些重大问题的题目提了出来,或说是粗线条的、就完成这些工作有些定性的要求的话,那么这次大调研之后,各战线提出的就应是“实施细则”或“行动计划”。现在有了更多更直接的感性基础、基层基础,做起来应该会更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调研中有些工作,比如我们和基层都结了对子、交了朋友,还承诺了一些实事。大家实实在在感到,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二、三十天跟大家在一起像朋友一样,回来以后这条线不能断了。当然,大家也都说到一些制度性安排等,这也在下一步的思考中。这次大调研,我去的是密云,跟大家的感受一样,受到了深刻教育,收获很多。基层到底怎么样,我们的工作在基层落实得怎么样,团干部精神状态怎么样,对这些都有了非常直接的了解。

 调研中,我始终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共青团组织的特殊意义,共青团如何抓住这一重要契机,通过大宣传大调研这一载体和形式,把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转型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到底遇到哪些问题和挑战,其根源和突破口在哪里,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怎样破解转型期青年群众工作这一重大课题。调研下来,逐步形成了一些思想认识。

 一、认真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共青团工作的内在一致性,以大宣传大调研活动为载体,努力做到活动开展与工作推动两结合、两促进

 团十七大召开,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正式开展。团十七大主题,就是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昭示全党牢记宗旨,以优良作风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两者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基本要求高度一致,这就为共青团组织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根本依据和工作空间,关键是要找到两者内在一致的结合点。我们感到,开展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实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团的工作两结合、两促进,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努力做到教育实践活动与团的工作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共青团来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要求;不是孤立的工作内容,而是必须贯穿到团的工作和建设全过程。要推动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内化为团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成为共青团工作长期坚持的有效方式。

 二是要着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不能发现问题、敢不敢直面问题,直接决定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大家在发言中普遍谈到,通过参加活动认识到了自身思想和基层实际的差距,作风与党的要求的差距,工作与青年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努力的方向。

 三是要自觉承担起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风”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关键还在领导干部身上,关键要有实际行动。作风问题之所以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就在于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关键要动真格。我们都要有对“温水煮青蛙”的警醒意识,有对不良风气坚决抵制的决心和行动。调研期间,我们大部分时间吃住在农户家里、在工厂企业,与青年在田间地头、在生产车间交流。回头想想,最突出的感受是很踏实、很充实,心情很舒畅。

 四是要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植根青年。实际工作中,存在干部不愿下基层、不敢下基层、不想下基层、不屑直接面对青年的倾向,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机关化、行政化,这是做群众工作的大忌,也是“四风”问题在一些团干部中的突出表现。深入基层,目的就是让青年成为活动主体。只有这样,干部才能真实感受基层困难、增进与青年感情,才知道工作怎样做更符合青年需要,最终达到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目的。

 五是要切实形成有效的制度保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过程和时间标准,但贯彻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工作始终如一的要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既要集中行动,更要有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既要短期内治标,更要长期内治本。通过有效的路径和载体,形成实实在在的抓手和有针对性的措施,而不是口头表态、空对空,也不是热热闹闹一阵风。

 二、深刻认识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共青团工作和建设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明确共青团工作努力的方向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共青团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引领青年。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6·20重要讲话中的根本要求。团十七届一中全会提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要把握重点、突出特点、克服弱点,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发现工作弱点、更好体现时代特点,也只有把共青团工作置于变革的时代坐标中,才能深刻理解当前共青团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真正把握转型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增强共青团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大家在介绍中,也都谈到一个突出感受,就是经济社会变革对广大青年和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当前,团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外部条件、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概括起来讲,就是七个“新”,也就是新青年、新组织、新媒体、新挑战、新特点、新问题、新机遇。

 第一是新青年。把握青年脉搏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前提。当代青年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影响在他们身上鲜明的体现出来,与老一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我们称之为“新青年”。新青年身上所呈现的特征复杂多样,任何单一模式都不可能精确描述,需要我们客观分析和把握。新青年有着鲜明追求的政治意识,他们在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坚定的同时,呈现思想意识多元和政治意识淡漠的倾向。新青年有着社会流动的群体特征,他们在社会流动更加频繁复杂的同时,呈现出新的流动分布趋势,形成了很多新兴青年群体。新青年呈现创新创造的时代特质,他们在充满创新创业的激情的同时,面临许多具体问题和困难。新青年面临成长发展的突出问题,他们在享有更大成长空间和机遇的同时,面临较大发展压力。新青年呈现群体分化的基本趋势,他们在群体分化更加明显的同时,呈现出利益整合和再组织趋势。

 新青年的新特点新变化,是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开展工作最直接的逻辑起点。在青年群体特征日益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团组织要满足广大青年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就必须坚持青年为本的原则,体现青年特点、把握青年规律、符合青年需求。

 第二是新组织。截至2012年底,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达到49.2万个。在各类社会组织中,以青年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占到绝大多数,数以千万的青年活跃在各类社会组织中。青年社会组织的涌现,直接关系到共青团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也直接影响到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

 从青年来看,社会组织是青年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青年作为需求最为旺盛、思想最为解放、交流最为活跃的群体,组织化需求更强烈。这也决定了绝大多数社会组织是青年组织,他们依托网络聚会交友、参与公益和社会事务。

 从共青团工作来看,青年社会组织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重要空间。通过各类青年组织把广大青年组织起来,这是适应青年日趋多样的社会结构和利益诉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新组织发展所揭示的社会发展变革的基本趋势,要通过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着力探索形成以共青团为主导、为龙头的青年社会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对其他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引导和管理,延伸团的工作手臂,拓展团的工作空间,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在青年社会组织中的核心作用。

 第三是新媒体。新媒体对青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表达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密云较有影响的密云360网站,注册用户9万多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人;网站联系的青年人,占全县60%多。另有调查显示,80%的青年平均每天花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利用新媒体。从全国情况来看,截至今年6月,我国有网民5.91亿,35岁以下的青年占2/3以上。

 应该看到,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重大而深刻,这一趋势不可逆转。认识不到网络发展趋势,我们就会距离青年越来越远,不付出巨大的工作努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来越落后于时代。重视和关注互联网、全方位加强互联网工作应该成为全团的重要共识和一致行动,这是决定共青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正面作用,使之成为联系和组织青年的重要手臂、教育和引导青年的重要阵地、服务和维护青年的重要手段,牢牢把握新媒体工作的主动权。当前,尤其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使用新媒体的规律,善于运用新媒体来创新团的工作和组织建设,把新媒体作为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新的突破口,牢牢把握网上思想引导的主动权,做到青年人的注意力在哪里,思想引导就聚焦哪里。对于当前的网络舆论生态,共青团组织要自觉担负起责任。青年是新媒体的主体,是新媒体舆论的主导者,也是接受者。青年人为主导的舆论生态最终要由青年人来营造。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网络舆论,努力在新媒体领域发挥共青团应有的作用,发挥团员青年的作用,旗帜鲜明地进行网络斗争,把握舆论主动权,形成鲜明的社会导向。

 第四是新挑战。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共青团工作方式和组织建设带来一系列的新挑战。

 一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对共青团工作条件带来的挑战。随着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青年更多在市场中获取所需资源,共青团组织资源对团员青年的动员和约束力相应减弱。同时,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资源的供给体系中,团组织没有固定、明确的职责带来的资源保障,这对共青团服务青年形成挑战。 二是社会管理方式变革对共青团工作模式带来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带来了不同个体之间利益整合的需求,社会运行由单一政府力量为主体向以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协同转变。这一新的社会发展格局对共青团组织处理好三者关系,找准工作定位提出挑战。

 三是社会运行方式变化对共青团动员方式带来的挑战。团的传统工作方式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层级动员,运作方式容易行政化、机关化,与目前社会自下而上、社会成员自主性参与不适应。

 四是社会组织格局变化对共青团工作空间带来的挑战。随着社会利益主体不断分化和多元,人们基于共同利益和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各类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其中大部分以青年为主体或以青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对共青团组织联系和服务青年形成竞争。

 五是社会外部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引导带来的挑战。全球化深入发展,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各种思潮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带来了社会舆论生态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唱响主旋律,在多元意识中树立核心价值,青少年思想引导难度加大。

 第五是新特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这是共青团工作必须着力把握的重要内容。

 一是工作格局的新特点。新形势下,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各自特有的机制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有序运行。共青团组织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所形成的整体工作格局中履行根本任务和政治职责,必须认识和把握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总体供给机制。共青团工作要正确把握与各类组织的关系,看到在整体格局中团组织的优势和不足,找准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切入点。

 二是工作空间的新特点。城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空间,做好共青团工作要高度关注城乡发展的趋势。城镇化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是青年,直接关系到青年流动分布、身份职业、事业发展等,也决定了共青团工作的空间,决定了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和方式。当前,特别要关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农村青年出现向农村回流的现象。这一趋势,也为农村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也在人才。青年人才工作是共青团组织的优势,要借鉴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有益经验,在城乡之间拓展人才流动的渠道,实现人才的回流,为农村发展提供基础。

 三是青年群体的新特点。新兴青年群体大量涌现,很多青年人聚集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以及网络空间、虚拟社会里,不同群体青年的思想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青年职业结构更加多样,跨地域、跨行业流动更加活跃,新兴领域从业青年不断增加,比如自由职业者、网络作家、网店人员、独立演员歌手等。

 第六是新问题。面对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共青团工作和建设遇到一系列新问题。

 一是组织建设的新问题。当前,青年的流动分布更加复杂多样,对流动青年的有效覆盖是我们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着眼青年流动分布,及时跟进并建立各类团组织进行覆盖,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思路。这种做法,在覆盖青年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青年流动更加频繁,组织建设赶不上青年的变动;很多时候为建组织而建组织,组织活力和作用发挥不够。

 二是服务青少年面临的新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总体上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以及收入分配秩序、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使青年面临较多现实问题和困难。就业创业成为青年最大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长期没有就业;困难青少年群体增多,出现了北漂、蚁族、城乡贫困家庭成员、残疾青年、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

 三是有效承接政府青少年事务。新形势下,政府把更多社会职能和资源交给社会组织承担,这是国家治理方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对共青团组织来讲,承担政府青少年事务,直接关系共青团资源动员、工作空间、组织形式的整体转变。共青团组织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时机,主动承接和协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务,更好地满足广大青少年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但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衔接。

 四是青少年权益维护。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一方面激发了社会活力,另一方面也使各类青少年问题逐渐突出。前不久,发生的一系列极端事件,犯罪分子当然要强烈谴责,但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在这些极端事件背后是对权益的漠视,而最终导致以极端方式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把青少年维权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通过建立法制化、组织化渠道,让青年在关键时刻想得起、找得着、靠得住。

 五是团干部队伍能力结构滞后。新形势新任务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团干部队伍与团的工作要求不完全适应。一是团干部队伍数量下降,目前,全国团员8990.6万人,专职团干部仅有25.96万人,团干部与团员比为1:346。这与以往相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二是有些团干部能力水平有待提高,运用专业方法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不强。

 第七是新机遇。有的同志也提到,共青团工作中的有些问题我们可能谈了10年、20年,至今还在谈。但我们认真想一想,今天做共青团工作,除了有很多新的挑战之外,有哪些新的机遇?这也是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的,有的是定性的,这都可以激励我们更好工作。

 首先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今年年初,到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中央组织的团日活动并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到六一前夕总书记参加少先队队日活动并对全国小朋友提出殷切希望,再到6月20日与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等等。这都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共青团是党的青年群众组织,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组织,党中央的重视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其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再次是党和国家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和切实推进,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重要机遇。认真分析共青团组织性质,我们主要的工作在哪些领域,就不难找到答案。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党和政府已经非常敏锐地注意到社会建设并将其上升为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在一些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方,这些机遇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共青团能做的更多事情都集中在社会领域。这个领域我们要认真思考,这是很大的机遇。

 三、要更新理念、创新工作,努力推动共青团工作和建设迈上新台阶

 透过上述变革和问题,我们要认识到,一方面,这些变革和问题不是孤立的、局部的,而是具有系统性、全局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共青团工作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社会变革既给共青团带来发挥作用的新机遇,同时也是对共青团工作的重大考验。创新发展没有止境,停滞或懈怠就意味着“边缘化”。新时期,共青团组织肩负着党赋予的崇高使命,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变革的严峻考验,新时期青年群众工作与以往相比,责任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全团都要有这样的清醒认识和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一是要把握新时期青年群众工作基本内涵,更加广泛地团结凝聚青年。这是一个总的要求。如果团组织身边没有青年,那我们这个组织可能也就失去存在的必要。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是共青团的政治责任。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面对的形势任务不同,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也不同。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分化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群众工作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当前,群众工作很重要的内涵,就是协调整合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使各个社会阶层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要看到社会分化,一方面激发了社会活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青年是社会问题敏感的群体,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关注青年中的困惑和困难,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理,使青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事业。这就要求新时期青年工作更要注重走进青年、深入基层,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是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要求。

 二是要构建区域化组织格局,实现对流动青年的有效覆盖。组织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所在。只有把工作延伸到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共青团才能赢得青年的信赖和欢迎。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变革对共青团组织覆盖带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把握不同条件和工作基础,构建起结构合理、运行有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

 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要注重把握好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要关注社会管理格局的新特点,有效借鉴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经验做法。“网格化”这一概念最早是政法系统提出的,就是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单位、机构和部门,都参与到所在地的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来,都担负一定明确的职责。在此基础上,目前很多地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内容都落实到网格化的组织模式中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团组织来说,道理也是相通的,要善于通过网格化的组织模式,更好地统筹区域内各类组织资源,调动区域内青年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覆盖区域内青年。这跟以往的思路和方式有所不同,这项任务要在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二是要关注青年流动分布的一般性规律。从地域上看,青年集中在三个地域:城区、镇区和村。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4至28岁青年中65.4%工作、生活在镇和乡村,我们调研的结果与此基本一致。同时,青年流动分布从组织形态看,呈现三种状态: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体散在。密云“鱼街联合团支部”,通过实体化团委建设,围绕在镇街这一区域内工作的流动青年开展了各种活动,有效服务了流动青年,团的工作得到有效覆盖。

 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要充分考虑到上述这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传统领域团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省、市到县、乡、村的纵向组织体系,切实做好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传统领域团的工作,又要通过加强非公企业团建、新社会组织团建、驻外团工委建设等,扩大团的横向组织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青联、学联、少先队等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联系广大青少年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构建区域网格化的组织格局,实现对流动青年的有效覆盖。在城区,要健全和完善在团组织领导下的,由青少年服务阵地、各类青年社团和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等有机结合的工作网络,充分整合团内外各类组织资源,借助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成的工作项目及社工、志愿者等工作力量,加强对区域内流动青年和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和引导,形成网格化管理、阵地化服务、社会化运作、功能化发展的格局。在镇街,要依托实体化大团委所联系的基层团组织,发挥乡镇组织格局创新后的专兼职团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力量,围绕镇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技能培训、兴趣爱好、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内容开展工作。在村级,要以村团支部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团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的作用,围绕发展生产、文化生活等开展工作。 总之,要坚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团的工作就做到哪里的原则,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在巩固工作优势的同时加强薄弱环节,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强机制建设。

 三是要建立社会化运行机制,实现对工作资源的有效动员。包括基层团组织在内,我们都有一个感觉,好像现在资源越来越少。其实,团组织的资源一方面极其有限,但我们换个思路,团组织的资源又是无限的。大家说共青团“既无权,又无钱,就靠嘴巴甜”。我们有很多动员资源的渠道和方式,可以直接找党政申请,可以找其他部门争取,可以向社会动员,等等,所以“磨破嘴、跑细腿”,最后事情总是可以办。而其他部门不一样,有的政府部门手里钱很多,能做不少事,但如果让他跨部门做些事,可能不一定比我们容易。所以,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仅靠组织自身难以满足所有成员各种个性化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社会化动员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的优势,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和工作模式,形成政府和市场资源的结合,撬动和对接各种资源,整合各方面力量开展工作,变有限资源为无限资源,实现从单位资源向社会资源转变、从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向自下而上的群众化动员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和政治责任。

 四是要推进事业化发展模式,实现团的事业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青年的需求不是一时一事,团的工作也就不可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更是世界性难题。这就需要我们把类似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等工作持久深入地做下去,而不是作为一般性活动,这也是改变团的工作比较“虚”的具体行动。

 适应青年需求和社会运行方式变化,团的工作要相应地实现从行政化活动型到事业化项目型的转变,既加强纵向管理与指导,又加强横向协调与合作。要加强对团组织形成的一系列战略品牌的前期论证、中期实施和后期评估,形成稳定有效的工作项目,逐步建立起运转能力强、团员参与程度深、更加富有效能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青年需求进而吸引青年,才能改变团的作风不实、效果评价不准确等问题。

 五是要提高专业化水平,把团的工作进一步做深做实。这一点在基层感受很深。现在团的工作不是简单地、没有专业化水平就可以做。比如,志愿服务不是以往简单地靠有点激情就可以完成。当前,青年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团的工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已经主动或被动地从思想教育领域扩展到经济、民生、文化、意识形态、信息技术、情感心理等众多领域和网络虚拟世界。

 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必须探索新的工作方法,特别是一些个性化、专业化的方法,如现代科技方法、心理疏导方法和社会工作方法等。比如,青少年心理问题,就必须通过专业化工作。又比如,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产品,也必须通过专业化的市场力量。同时,要在这些工作过程中进一步体现社会化统筹资源和开展工作的过程。

 六是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力量。概括地讲,就是既要探索创新,又要继承发展;既要占领新兴阵地,又要巩固传统阵地;既要把机关的各项工作做好,又要充分发挥直属单位的作用;既要抓好具体工作,又要做好理论研究。这是我们遇到的几个关系。在密云调研期间,我专门去看了青年文明号。明年是青年文明号活动20周年,我已经和有关部门提出,20周年我们要做点什么。比如,针对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比较普遍这个问题,青年文明号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我们要根据新的情况,把传统品牌工作进一步做好。很多事情不能图一时漂亮而不停地换频道、创品牌。像青年文明号等品牌工作是常抓常新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根据情况变化,再做进一步思考、深入挖掘。还有我们直属单位,机关和直属单位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既要重视机关工作,又要充分发挥好直属单位作用。

 刚才,我谈到共青团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时候,大家都是为“新”来做一些工作,这是需要的。但同时,我们传统的阵地也要巩固,比如企业、学校等。之前我也多次谈到,不是为了新而新,新的事情要注意到,要尽快有对策、有思路,但同时我们极其重要的事情也不能忘了。当然这也需要创新思维,把传统的事情做好,只是按照老办法、老套路就可能效果不好。

 四、要着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团干部队伍

 做好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团干部是骨干力量。把团干部队伍建设好,当然是最基础、最关键的。结合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团干部要着力在以下方面不断提高素质能力。

 团干部要在基层一线历练成长。脚下接地气,心里才有底气。基层一线对在团的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们尤其重要。我们是群众组织,不能离开群众。更重要的是,很多团干部要么没有在基层工作过,要么在基层工作过但离开基层已经有很长时间。因此,要突出基层历练这一重要途径,既要提高团干部走进青年的思想自觉,又要创造具体的制度条件,保障团干部真正向往到基层、有机会到基层。北京团市委开展的帮村扶户工作,让团干部和群众走在一起,帮助老百姓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这也诠释了群众工作的真谛,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诠释了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就是在基层历练成长。

 团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改进作风。团干部总体形象是不错的。但是社会上也有这样那样的说法,比如说我们作风不扎实、工作实绩不突出。不排除有些说法可能不完全符合实际,但我们自己扪心自问,也不是没有问题。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团干部思想观念上。一是团干部身上有较多期望,受到较多关注,因此也往往会导致一些团干部急于求成、急于出成绩,形成“政绩冲动”,为吸引关注,往往就会在声势和宣传上作文章,而不注重实际效果。二是共青团特殊地位,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有的团干部就想尽快实现转换,成为主力军、上主战场,就怕党政不重视、怕青年不认可,这也往往使团干部在工作选择时找一些容易出彩上镜的工作。这些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是我们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改进我们的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针对当前共青团工作中的难题,敢于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地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团干部要在埋头苦干中提高能力。很多同志都谈到,心里有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感觉,面对新形势下的共青团工作,我们的确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提高团干部能力素质,关键要压担子、给机会。团干部工作经历较为单一,缺乏复杂问题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因此存在实际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团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让团干部在更多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要为团干部挂职锻炼、基层任职等创造条件,使团干部能够有舞台发挥作用。要加强团干部培训,明确能力素质提升的重点,帮助团干部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团干部要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大家说到,在基层既有很多典型、有很多有积极意义的做法,但同时问题、困惑也很多。面对新形势,怎样坚定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35年间,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的GDP是3500多亿人民币,居世界第15位,今天我们GDP的总量是50多万亿,跃居到世界第二。这足以让全中国人民欢欣鼓舞、让世界瞩目。我们在很短时间内走了很多国家很长时间没有走完的路。但同时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国外或其他地区在较长时间内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所以我们遇到问题并不奇怪,就是有这样一个背景。但信心从哪里来?我感到,只要我们党和政府注意到了当前的很多问题,只要下决心来做,这些事情也一样可以像经济工作那样做得很成功。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9    350普京集团新网站注册址